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

關於這一次2014第12屆 里長選舉的政見

本人自上次參加里長選舉之後,有幸受到 古風里孔憲娟里長、錦安里龔志慧里長兩位前輩不吝提攜,於四年來協助兩里運作上,藉由參與各項活動的協力,見習里政實務的運作與發展。對於兩位里長的無私相授,由衷地感到萬幸與感謝。在考量本里特性上的實務評估後,小弟針對本次的里長參選幾項重點政見如下:

1. 徵求里民參與共同規劃里民誌。應用影音或文字做成記錄,將本里的歷史沿革與居民事跡過往。聯繫成充滿人味的生命故事。由此發展社區特色,奠定本里永續發展的方針 。讓家園街廓成為一本 書,每人都能閱讀與編寫。

細項補充:
我們會以各種社區主題地圖做規劃藍圖,如:「大學里散步」、「老樹巡禮」、「古蹟走讀」……等等,亦可鼓勵步行 。人對一個地方的直接記憶,是從地景、人文而來,如何記載孕育出這些故事的緣由,便是靠里民誌的存在。(建議參考書籍:溫州街的故事/李渝 、雲和/楊佳嫻)
並且,在面對本社區自身與周邊大學的公共關係營運上,除了壁壘分明的交互指責硬碰硬,其實有著更好的、更長遠的模式,能夠於根本上解除,長久以來在錯誤累積下,彼此產生的摩擦。如果說,社區與學生之間都是無法相互選擇彼此的,那麼除了責罵衝突之外,總有另一種良善互動模式
可以建立。


2.要求台大校方尊重周邊社區街廓的生活環境。以發揚守望相助、建立共生共榮的大學城為主旨,用教育取代謾罵促成里與校方的良善互動。強制要求校方固定協同舉辦新生社區環境導覽等,藉由讓學子因認識,進而懂,進而珍惜,願意共同維護本里。而不再用過客的心態姿意妄行 。

細項補充:
義務與責任是相對的,在要求校方、學生的同時,我們社區亦是需要先規劃好、踏查出,鄰里街廓之中各種諸如腳踏車、機車、汽車等地停車空間、滯留區間等等資料,公告給所有人知道。才能進一步要求學生配合。而導覽並非是制式死板的。是藉由前一案的各種主題地圖去吸引出學子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。並可用「店家coupon」、「好寶寶集點」等正面回饋方式進行,以鼓勵&宣導代替強制。




3.徵求有養寵物的里民共同組織護家巡守班,整合原本即需要固定陪毛小孩散步之飼主,在願意配合協勤、巡邏規劃等事務前提下,依貢獻程度對諸如每年狂犬病疫苗、每月心絲蟲藥、跳蚤藥等需求做補貼。並且重啟里內巡守亭,提供犬便袋、便袋回收等功能。用配套解決犬便紛爭。
細項補充:

破窗理論注重的是當第一片破窗出現時,如何提出發現與修補的機制。巡守亭重新啟用,除了可提供犬便袋,更能夠做到犬便的回收。並且希望巡守亭能在啟用後,改裝成可配合雨水回收系統的設置,或許更可鼓勵狗主人攜帶寶特瓶前來接水,拿去沖狗小便。成立街長巷長」,號招更多人熱心參與。如果我們都希望社區能更好,那麼相對的就需要彼此共同努力。而里辦公室該做的,便是讓整體社區的環境,能夠更完整、更友善的孕育出我們的期許。



4.比照外國各校的大學城,積極推動社區各種環境綠化。諸如綠屋頂、雨水回收、陽台農園、綠牆等等綠美化做出更積極的推廣。針對里內的樹木修剪,不再是以一次到位的斷頭式修剪。將配合周邊各校,舉辦微型環境教育的常態活動。從如合做樹籍地圖,到如何編寫樹木修剪計劃,如何按季節氣候實作。將環境教育精神真正落實在社區中。
細項補充:

依據四年來被找去周邊里見習的經驗得知,其實修剪樹木的經費,一直是個於里政系統上佔據資源分配的壓力。颱風來前的汛期,需要整頓,免得有所受風災產生的樹倒,但是在資金有限的狀況下,依此常會看到那所謂的"一次到位式"的修剪,不僅是事倍功半的,常常製造出愛護環境爭議的紛擾,並且在樹木的健康上也是有著極大的傷害。因此我主張根除傳統的"能交差即可"修剪,而是以配合樹木特性,提出修剪計畫逐步修剪,並且將這過程轉化為微型環境教育,讓願意瞭解、願意保護的自主付費,請師傅教導正確的環境教育觀念。如此既可減輕里政的經濟負擔,同時亦可保護樹木的生長存續。如此才能落實社區生態永續的觀念,而非僅止於口號。



5.因應食安問題,將主動尋找周邊學校資源進行資訊分享之媒合,如農藝系、化學系等等。並 針對良心小農、社區青年創業者等,提供交流平台。且將在社區推廣回收店家廢油製作家事皂,除開班教學外,其販售資金亦回饋社區。


細項補充:
食安部分將會積極爭取合作的協力名單有:台大農藝系全體、台大磯永吉學會彭雲明等全體教授、台灣大學人工氣候室技士劉建甫先生、好人會館、秀明自然農法、陽明山竹仔湖原種田等等,並將依地緣之便,積極於台大農場合作從事米糧介紹、農業推廣等,將地緣關係以社區響應教育機構的模式,建立出長遠的互動。使其既能為社區提供更健康更完整的資訊,更能成為社區的驕傲,場域精神的表徵。牽繫起130年的台北城中林業、圳道、農田、土地變遷、學風鼎盛等等,奠定出地方人文地景脈絡延展的見證。將文化落實為具象的生活態度。


後續會有針對各編細項說明